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系统设计改革任务。广东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突破口和先手棋,下“硬功夫”去啃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
教育评价改革是大事、难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省委教育办、省教育厅高标准组织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在全省全面铺开。
广东抓好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分层精准培训和落实举措制定,省、市、县(市、区)、校四级联动,破、立、试并举,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做到快、实、深。在全国率先制定《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和《负面清单》《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令行禁止事项、深化改革思路和推进实施举措。广东的方案和清单被教育部综改司推广,成为兄弟省市学习的样本,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广东方案、作出广东贡献。
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职
对于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的评价改革,“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广东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发展教育的领导责任,注重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印发履职评价工作要点,制定实施细则,建立评价指标库,面向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122个县(市、区)开展履职评价,督促各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
用数据说话,以评价育人。佛山市南海区作为国家和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基于“教育发展状态公布制度”“绿色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平台”等方式,通过教育质量监测,构建了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的多元立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南海区教育局于2013年底成立了质量监测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南海区教育发展状态公布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2015年,加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区域监测联盟,构建了涵盖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镇(街道)自主发展等的评价体系,明确了对镇(街道)和学校的评价标准。
东莞市将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镇街政府履职评价考核中,并适度融合到园区、镇街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园区、镇街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位质量、学业质量、教师质量、投入情况和满意度调查共五个方面,根据学业评价结果将33个园区、镇街学业质量进行五个等级划分,并分别为33个园区镇街绘制了教育质量“数据图谱”。为打通评价结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东莞市高度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要求各园区、镇街做好“撰写一份监测结果反馈报告、至少召开一场监测报告解读会、召开一场校长专题研究会、各学科召开一场学科专题研讨会、开展一个专题调研项目、制定一份结果应用实施方案”六项行动,通过规范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步骤,切实将教育综合评价数据服务教育教学,做到评价结果应用改进常态化。
改革学校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改革学校评价方面,“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解家长的焦虑、实现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必须坚决破除“唯分数”顽疾。广东在实现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覆盖基础上,试点组织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完善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按照多元评价、分类指导的原则,研究出台新一轮“冲补强”实施方案,进一步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广州市破除顽疾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理念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技术创新。解决指标单一、观测点模糊、工具单一、常模缺失、方法落后、报告单薄、结果运用简单等难题。从评价实测、科学统计、结果运用三方面形成教育治理的闭环逻辑。历经近八年的改革实验,广州市在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中追求育人为本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学业质量观,克服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为促进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指明方向。
“高中教学工作卓越奖”是目前深圳市高中教学工作的最高奖项。但是,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会有“名校”因进步率不够,错失卓越奖,也会有“新秀”露出峥嵘,捧回这项早先连想都不敢想的殊荣。奖项的背后,是评价方式的改变。深圳市教科院高中教研中心负责人表示,新的评价体系,就是要通过转变评价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高中学校摆正观念,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该评价体系根据每一个学生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业成绩位置变化来看各校学生进步、退步、保持的群体情况;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退步或保持的状态赋分,定量对各校学生群体的进退步和保持情况进行评价;进步的学生越多、学生进步的程度越大,退步的学生越少、学生退步的幅度越小,学校的进步程度就越大。这样的评价方案要求学校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退步情况,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在高校,评价改革也一直在探索进行。广东海洋大学通过构建二级单位分类评价体系,引导不同类型学院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2020年,学校制定实施二级单位(部门)考核办法和研发了分类评价测评系统,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对二级学院分类别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并采用业绩积分制和全方位测评方法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运用在学院资源配置、干部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动态调整等方面,以引导和激励二级学院聚焦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历经多年改革探索与创新,各类课程的项目、任务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原则,坚持“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战化,难以实战课程仿真化”的方向,用企业真实岗位任务替代传统的学习性任务。在课程评价改革的推动下,诞生了“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模式、“四通型”教学模式、“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等一批具有深职范式的高职教法。
改革教师评价,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改革教师评价,“破”的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广东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和第一要求,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定《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工作指引》《广东省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工作指引》,进一步健全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机制。修订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评价标准,出台中职教师职称改革方案,健全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开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抽查工作,督促指导高校落实评价改革各项要求,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规范评审工作。健全各类科研平台、项目的评审,持续推动高校破除“唯论文”顽瘴痼疾。按照国家和省人才工作统一部署,优化整合涉高校人才项目,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
为提升学校立德树人成效、改进班主任考核评价,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对班主任考核评价进行了新一轮改革探索,实施“日常—月度—学期—学年”测评考核,逐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从原来简单的“量化”考核,向育人成效、过程性评价转变,评价主体也多元化,不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议。
2018年,韶关市被列为广东省推进中小学去行政化改革和校长职级制试点市。韶关市以此为契机,确定由浈江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先行试点。两区县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全面取消辖区内所有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及其校(园)长的行政级别,新提拔的校(园)长不再套行政级别,现任校(园)长级别保留在个人档案。“通过校长的职业意识和专业发展,让校(园)长摘掉‘官帽’,校(园)长不再具有官员和教师两重属性,而是以教育专家、教育家来定位,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奋进,实现角色的本质性转换。”韶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改革学生评价,“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广东推动“3+1+2”新365bet繁体中文_365bet赌城投注_365bet体育在线主页平稳落地,政策平稳过渡,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深化,增强了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增加了学生选择权,满足学生专业取向和兴趣爱好,逐步打破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构建起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推动各市出台中考改革方案,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全省已有15个市开展中考改革试点或出台方案。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美育评价改革措施和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支持和鼓励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劳动教育。修订印发《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出台实施办法。组织2018级高中生毕业总档案公示,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学生上课可以发弹幕,一次课的互动弹幕高达1000余条……南方科技大学探索了基于“微助教”的竞技考勤教学模式、基于“雨课堂”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和基于朋辈教育理念的模拟面试教学模式,并调整和优化了学业成绩构成(考勤20分,平时表现20分,课堂展示30分,期末考试30分)与之相配合。这种强化过程性考核,实现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显着提高了“到课率”“抬头率”,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作为全省首批中考改革试点之一,汕头市面向2017级初一新生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到2020年学生初三毕业,以“等级+评语”的形式呈现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并将结果应用于学生发展、毕业升学和学校育人质量评价。
中山市在艺术素质测评中,不把艺术素质测评做成“威严考试”,而变为“快乐展示”。基础知识测试部分着力于普及基本知识,题目尽可能少而简单,不以偏题、难题“考倒”学生;现场技能测试部分则是让学生参加“快乐的艺术展示”,结合“中山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与学习平台”APP,线上组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和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外艺术实践学习活动。
改革用人评价,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改革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广东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取消招聘中的不合理限制条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加强对教育系统单位招录招聘等工作的指导监督,贯彻落实有关要求。鼓励职业院校按政策从企业引进高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突出实干、实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华南师范大学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破除“五唯”顽疾,取消业绩数量指标限制,重点评价人才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水平实绩,实行代表作和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实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在青年人才中全面实施“预聘—长聘”制度,通过两个聘期六年“非升即走”、达到条件即入长聘轨道,通过“预聘”实施过程评价实现辨才识才,通过“长聘”实施结果评价实现选才用才,储备了视野广阔、潜力突出、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 600 余名。同时,探索团队长周期评价,对科研团队实施4-8年的长周期考核。
广东工业大学全面实施职称评审改革,更加重视多维度分类评价教师,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也进一步凸显,职称改革有效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事业发展,特别是促使拔尖创新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接下来,将加快工作清单实施和试点推进,确保教育评价改革在广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